查看: 3697|回复: 0

Web3.0:呼唤虚拟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复制链接]

0

主题

40

回帖

442

积分

会员

产品经理

Rank: 5Rank: 5

积分
442
发表于 2011-5-10 07: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尹广磊公众帐号
来源:http://www.yangzhiping.com/psy/web3.0.html

  1、Web3.0是个伪概念,如果非要将互联网的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我更倾向于从心理学出发来考虑,按照信息与信任两个维度来划分。web1.0更多是信息时代,较少考虑到用户的信任问题。发展到Web2.0时代,则可以通过信任来控制信息走向。BBS可以说Web1.0时代的主流代表,SNS则是Web2.0时代的主流代表。两者在软件架构上的不同,深刻体现了信息与信任的不同作用。具体论述可以参考阳志平的blog:SNS网站成功秘诀(2):SNS网站与BBS的本质差异

  2、围绕信任、信息出发,诞生了在Web2.0不同产业链上的巨头。以图片分享(代表:Flickr – 相片分享)、视频分享(代表:YouTube)、资料分享(代表:slideshare)、书签分享(代表:美味书签)、知识分享(代表:Wikipedia维基百科)、文件分享(代表:BitTorrent)之类的网站,代表的是,通过信任来过滤信息的产业模式。

  3、这类以信息分享为出发点的产业模式本质上在于,建构了两层信任机制来过滤互联网的信息。一层是群体信任机制,即群众对群体智慧的推崇。此部分充分验证了社会心理学在群体动力学上的大量原理,当你不知道该关注什么信息的时候,那么跟着大伙走,从决策心理学角度来说,也是最节省认知资源的方式;另一层则是对线下信任机制的利用。按照阳志平对中国人的婚恋发展阶段的归类体系,婚恋人际关系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外人”、“自己人”、“另一半”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样地,按照社科院社会学所杨宜音对中国人的普通人际关系的归类,可以划分为“外人”与“自己人”两类。人们往往信任“自己人”,当“自己人”这种关系迁移到互联网上,我们同样会信任他们的信息。

  4、从这个角度来理解Web2.0时代的创新,比如标签系统、用户贡献、好友机制、Digg系统,就非常自然了。按照哲学史上有名的奥斯卡剃刀原则,“能以较少者完成的事物若以较多者去做即是徒劳”,既然能够更好地接受通过信任机制来过滤信息,我们为什么还会喜欢Web1.0时代的那种网站呢?

  5、然而,所有上述网站还不是Web2.0时代的最创新、最伟大之处。如同我在2006年撰写的一份ppt上所预言:下一个Google诞生在SNS领域。SNS是Web2.0时代的真正集大成的创新体现,在商业上,它也占绝了产业链上的一个制高点。此类网站的代表,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是FaceBook。(在这里,我非常好奇,在就读哈佛心理系本科期间创办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如何看待心理学对他创业的帮助。目前,FaceBook是否雇佣了他的心理系老师们呢?)

  6、事后诸葛来分析,FaceBook的成功有太多太多值得学习之处。如果单纯地从本文主题来理解。FaceBook为代表的SNS网站的产业模式本质在于通过不一样的信息来建构不一样的信任。前类网站的落脚点是在信息,而SNS网站的落脚点是在信任。FaceBook不是再循规蹈矩,继续从Web1.0时代的信息出发,来架构网站。即使对信息过滤得再巧妙、再充分,也始终还是停留在对信息的过滤层面,仅仅是Web1.0时代的自然进化而已,并没有深刻理解互联网与传统现实社会的异同。对于互联网上不存在的信息,也很难表达的信息,比如,信任、心理健康、调情、温暖、趣味、人情、内疚,这些内容,对于前一类网站来说,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几乎不可能表达出来。而FaceBook通过种种手段,能让用户很自然地表达、传递类似信息,自然会大幅度加快信任建构的速度。从而真正区分开了Web1.0时代。

  7、从这个角度来理解FaceBook的创新,也会有些不同的收获。比如NewFeed,实际上就是在加快可信任的信息的传播速度,从而促进信任建构的速度;又如我们分析FaceBook排名前20名的应用,几乎都与传统信息无关,而更多是与人类心理行为、情绪情感相关联的应用。甚至FaceBook创办一开始,那个用来暗送秋波的Poke,就明显区分开了互联网上传统信息。这些与“心”相关的信息,从另一个侧面加快了信任建构的速度。

  8、为什么偏偏是FaceBook,而不是Myspace、Xing等其他SNS网站呢?可参阅阳志平的blog:评价SNS网站的一个框架。国内目前模仿FaceBook比较到位的主要是海内,对FaceBook的本质有一定理解的则是国内异军突起的开心网。无心插柳结果成功了,未来我也非常看好的则是让人们能达成高度精神交流的豆瓣。

  9、那么互联网的下一步创新方向,是什么呢?在Google等巨头看来,是云计算、是语义网。同样地,如果非要划分出一个阶段,或者对趋势做一个预测。我仍然倾向于从心理学角度来划分。

  10、按照心理学对人性的既有研究的逻辑推演,Web3.0的巨头绝不会是在云计算或者语义网领域。无论Google在云计算领域达到一个怎样的登峰造极的地步,也仅仅是同领域深度挖掘而已。真正的创新是像FaceBook这样,开创一个新的蓝海领域。Web3.0时代,必须是超越了Web2.0既有共识:用户参与、去中心化、群体智慧、长尾价值、服务导向、数据驱动、跨设备访问。否则只能算是商家的炒作而已。下一个伟大的创新,我个人更看好虚拟人领域,这才是符合Web的自然发展进化规律的。有了大量的纯粹Web1.0时代的信息类网站,才有了之后的分享类网站、博客类网站。在博客、其他分享类网站的基础之上,就有了FaceBook。而随着web的发展,一个人人都可以FaceBook时代的来临(可参阅阳志平的blog:人人都来FaceBook——SNS实用建站程序推荐),我们将再一次面临信息与信任的冲突。此时此刻,人性寻求更方便的事务的心理会驱动我们去寻找一个新的代替品。而这个新的代替品,就是我所理解的web3.0——一个本身可以信任的虚拟人。

  11、Web发展到这一地步,我们不再需要通过SNS来管理、维护、新增新的信任关系,我们也不再需要通过登录SNS界面来管理通过信任机制过滤之后的信息。一切,都由那个足够聪明的虚拟人帮我们给完成了。同样,从信息与信任角度理解,Web3.0时代与Web2.0时代最大的差异在于此时此刻,传播信息的通道本身就是足以信任的。

  12、随着这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将诞生一群新的创新企业,从各自核心技术出发,将建构一个新的产业群。当然,目前,仅仅是这个新时代的发轫早期,远远达不到我所期望的那种智能程度。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相信,这些创新企业,将让我们在不久的未来用上不一样的互联网。具体而言,这些新兴企业都从不同角度逼近了Web3.0。

  13、1)首当其冲的是,当然是生活流(lifestream) 为代表的企业,他们给虚拟机器人提供了部分技术与信息来源。如,国外发布不久的friendfeed.com。国内的哪吒网实际上也不错。然而,这类网站往往容易失之小气,早期的rss订阅机器人的形象也会太过于深入人心,将阻碍下一步发展。 毫不客气地评价,此类产业并不会占据Web3.0时代的制高点,而是要像blog、信息分享成为SNS的垫脚石,SNS成为lifestream垫脚石一样、lifestream将成为未来即将诞生的虚拟机器人产业的垫脚石。对friendfeed.com、哪吒网资讯的订阅的再订阅,将成为机器人的部分血肉。

  2)产业链的另一个方向,则是以小i机器人为代表的im机器人,他们在未来的产业链的地位与第一类类似。此类产业链在Web3.0时代将大有可为。然而,真正的Web3.0时代,在我的理解中,不仅是代理线上的资讯,同时还会对线下行为产生一些影响,im机器人的固有思维模式以及对别人的平台的依赖,不足以挑大梁。

  3)产业链的再一个方向,是以第二人生与FaceBook为代表的两类网站,他们给虚拟机器人提供了生活空间。前者致力于给我们创建一个新的世界。而后者,则致力于帮助我们把现有的现实世界搬到互联网上并且拓展它们。两者都将成为虚拟机器人的活动舞台,甚至未来的不久,一个结合了第二人生与FaceBook的新的世界也即将诞生在我们面前。目前,已有Eddie:第二人生中的4岁小孩的先例。

  4)另一个有趣的方向,则是来自设计相关产业。设计产业将为虚拟机器人提供形象设计、美容美化等服务。比如,格雷的张小盒漫画。这类产业本质上讲,只是传统设计产业的延伸而已,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创新可言。但是作为商业模式,早期介入的,将获得不错的收益。

  5)再一个有趣的方向,则是传统玩具产业,他们对虚拟机器人走入线下世界将有大量作用,是Web3.0时代不可忽略的产业链之中的重要通道。大体上,他们在产业链中的作用与设计产业类似。具体例子,可参考:小容的文章:他山之石:将实体玩具变成虚拟世界的身份证!

  6)再一个有趣的方向,则是传统的游戏机制造厂家,他们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则比通道更丰富一些。如任天堂的wii。他们将直接促进机器人走入我们的客厅。

  7)传统的机器人研究企业。主要是一些物理性的机器人生产与制作企业。代表企业多在军工领域。

  14、无论如何,我认为,Web3.0时代的标志性企业,将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创新,这样,它才足以成为下一个google、下一个Facebook!

  1)有情感的虚拟机器人。如同08年《科幻世界》第五期提及的新闻,一些心理学家、计算机专家,尝试在第二人生中,开发有情感的虚拟机器人。同样,《科学》杂志在2007年7月27的封面文章为:《虚拟世界的科学研究潜能》(英文原文为: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otential of Virtual Worlds) 如果这个机器人没有情感,我想,它无非是一个现有信息代理人的作用而已。

  2)不一样的用户体验。现在回头看Web1.0的google、Web2.0的代表FaceBook,都在用户体验上做到了极致,成为学习的榜样。而我心目中的这个机器人的界面,或许,会让大家再一次颠覆对互联网的认识。在这个领域,现有的Ajax、Web标准等技术都成为多余了。

  3)足以影响线下行为。现在的互联网,尤其是中国互联网,对真实世界的影响还是较弱,而在虚拟机器人时代,甚至她的姐妹,线下的机器人玩具、机器人漫画等形象,直接以另一种有趣的方式进入消费者的客厅、从来没接触过互联网的老太太的手中,像遥控器一样去用互联网…

  15、目前提及的企业,实际上都是已有的企业,他们远远难以充当Web3.0时代标志性企业的作用,只是现在的技术多多少少涉及到了未来即将涌现的新型产业模式。这个标志性企业的标志性产品,或许,正在硅谷的某家车库中开发着,或许,正在哈佛的某间大学宿舍构思着…
知行合一,不偷懒、不抱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友情链接|版权声明|关于我们|Axure中文社区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8 1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