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类的产品该如何设计?
有很多业务流程类的产品,希望是把全部业务流程都搬到网上来,然后有各个角色,
某人可以创建、某人可以审核、某人可以XXX样,一定会涉及到这样的过程。
实际上我之前遇到过好几位客户都是做类似流程式的项目,
但是从实战经验看,我都建议他们更改产品的设计思路。
因为按着这种全业务流搬到网上来的设计思路,
一个是业务有太多的个性化过程需要兼顾,
就会让产品的一个业务流程有过多分支和各种情况,让系统开发的复杂程度加大了。
同时即便开发出来了,发现还是有各种个性化情况无法在系统中灵活处理。
另外更重要的是让将来使用这些系统的人,对系统熟悉的学习成本变得特别大。
导致这些人不愿使用这些系统,很多企业ERP程序很难用的原因就在于些。
我的建议是,搬到网上来实际上是一个“电子化”的过程,
而整个业务流程里,实际上只有部分“片段”环节适合电子化后提高效率。
很多一般性的业务流程可能都是线下进行的,
强搬到网上来让人熟悉系统,反而没有带来效率提高。
既然认识到这一点,那我们就简单了。
只把流程中适合电子化的“片段”做上来,
而不适合电子化的那些,还是用一些行政化的手段要求,
来让使用系统的人员注意或遵守即可。
比如电子病历的结果是适合电子化来共享的,
那么电子病历列表就是一个重要的“片段”,
重点就围绕让这个电子病历的结果有效就可以。
至于由谁先创建,由谁再补充,由谁再审核,
等类似流程化的环节在系统内可以弱化掉。
系统就是一个表,谁有权限都可以创建、查看、补充或共享。
审核的人也不需要审核了,他打开这个表看看已填了哪些内容就知道到哪个阶段了。
就像是一个开放的word文档,谁都可以把恰当、正确的内容直接在上面编辑,
以让这个表的结果是有效的。
你可能会问,这样所有角色都能直接参与更改任意位置,
那要是操作不当,这系统信息不乱套了吗?
而系统的好处是系统是有日志的,并且是可以记录各个历史版本的。
比如,我们没做流程上或权限上的控制,
但是每个人登录系统,做的每一步操作我们都做记录备案。
比如行政上我们建议和要求了,他不能随意的如何如何,
结果他就是那么做了,那么在该电子病历最近的操作记录里,
就有他这样的违规操作记录,是可以指点和约束的。
另外每一个被更改的版本,都可以记录在历史版本里。
发现错误的地方是比较容易的修订回来的。
实际上编辑和查看权限是可以在系统内限定的,
已经大大降低了信息错乱的风险,
只是把非要先他XXX样,然后另一个才可以XXX样,
这样一个流程化的东西给去掉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系统复杂程度大大降低,
操作人员的学习成本大大降低,
同时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在业务中的灵活性,
也就是不强调过程,只关心结果正确有效。
淡化流程、强调当前结论,结论可直接反复改写。
操作行为有历史记录,被修改内容有历史版本,敏感信息有权限查看控制。
彻底解决掉系统操作逻辑复杂,学习成本高,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希望此观察能为做类似系统的人提供一点思路,
实际上在3年前就有这样的认识了,
只是最近又有同样情景的客户,才把此经验写一下分享出来。
1# 尹广磊
这个确实要顶啊,很多业务系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客户是不是喜欢流程,是不是觉得流程图很好看,而且还是强制操作人员一步步来,导致操作人员很反感…… 遇到过类似经历,有同感; 楼主说的确实有道理 流程类的软件,客户要的就是流程,只有想办法流程简化,页面明了,去除了流程,那这类软件还有什么内涵? 流程类的软件,如果米有流程,那实际上各环节的用户就不能及时去处理业务事情,也不知道该环节是自己需要处理的,这样弄,在整个系统中应该会出错的 很多客户强推业务流程线上管控,确实很多情况效率更加低,如何甄别这种低效率的情况,还要多了解客户实际的业务知识,顶一个 房产类的ERP流程非常复杂,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类型的客户呢?希望听取一下您的意见 ERP不能吧。。。 ERP大多都是以流程驱动 这个问题要辩证看,比如带金额单据的审批,没有流程是不方便的,对于业务型单据可按照楼主说的方式来做,还是要抓住客户核心实际要解决的问题。 好像都不够积分回复 换了角度,不错 搂主所说的流程重要或者片段化是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很多时候企业用你这个系统其实更多的是管控,控制成本,数据透明化,故适当的业务流程是应该的,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理应设计合理通用的流程模型来支撑! 既然是业务流程类的软件,流程还是需要的吧,只是如何让流程处理及时响应,操作者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去执行,这个很重要吧,就是线上和线下不要脱节......个人理解 1# 尹广磊
个人认为应视使用场景而定 有道理但是有局限性,并不适用所有情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