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互联网产品经理或设计大会“们”的感觉
据我这么久的观察,(各社区的注册人数、活跃人数、大会视频的浏览人数、部分资料下载人数等等)
在一些热点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
目前正在从事互联网产品策划与原型设计的人数,多少沾点专业边的,大概也就8千至1万人。
即使把范围放大到全国,不管沾不沾专业边,只要干这个都算上,不过4-5万人,
另外每年大概还有1万多人想转行学习产品策划和原型设计这一方面。
(以上人数不包含做视觉设计的人)
基于这样一个规模的话,办的各种互联网产品经理或设计大会,
其实办的规模越大,则反而显得实际价值意义越小。
实际的结果是这样的:
100个人组织和主讲,
1000个人去现场参加,
10000个人在网上围观。
投入与意义产出,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合算,也是一种低效率的方式。
特别是我们还在不断的跟人谈,我们是搞互联网的。
要说这10000个人的确是当下的主力军,要需要影响并传播到这10000个人的话,
实际上还是最缺的是原创的,有独立思考和观点的内容。
要是内容有了,在互联网上稍微一传播这10000个人的覆盖面就有了。
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正在办各种大会的组织,其实这次与下次大会的一年间,
并不会有任何原创的研究性内容产生,顶多也就是转一下过去或国外的个别东西。
其实像这种泡沫理念化的东西,在当下沉闷的互联网创业实践环境下,很快就被抛弃了。
目前唯一坚持下来的还是个别真正热爱的博主在写些东西,
以及一个公司的UED博客在传播整理些东西。
但是个人博主,好像不断有热情的也不足20人了。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大环境...
大家想想该怎么办吧? 懂得思考。勤于分析。
不只是等待分享。
也要勇于分享。
分享干货!
不做不劳而获的人! 现在大环境不是一天两天了,基本都处在一个“互相吹捧会想抄”的地步,文章帖子一搜好几页,搞的人都没有积极性去做。各行各业对“产品”的认知参差不齐,也是产品经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绊脚石。 我还坚持在写博客 4# 狒狒
话说身在沈阳,pmcaff产品经理沙龙如何参与?有没有在线讨论之类的活动?做了很多年的产品,但是感觉啥都不懂,真tm的郁闷。 4# 狒狒
另外给个邀请码吧,我身边的人都不晓得产品经理是个啥。 主要是由于工作太累了,而且下班后还得继续学习,就没有什么时间写博客了 善于总结和分享才能学到东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