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思考(四)---用户途径的延伸思考
以上三篇第一篇是就产品经理自身而言的的思考方式;第二篇是产品经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及工作重心(个人感觉有些偏颇疏漏,会在日后予以调整);第三篇是写关于产品形成的一个方式。今天这篇主要是想说一说产品的本质,然后对用户途径这个概念的一个延续思考。
产品是什么?我们一直在做产品,如果连产品的本质是什么恐怕很难做好一个产品。
我对产品的本质有一个比较好玩的理解,那就是桥梁。
所谓产品就是我们通过某一件东西(事项、过程、程序……)到达另一个结果(目的、意见、想法)的衔接/执行/实现工具。
我是500多度的半瞎,所以我是带着近视眼镜打字的。眼镜是个产品吧。眼镜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呢?通过眼镜我可以正常的浏览网页,正常的打字扯淡。这就是眼镜的价值。当然了,像我这样用眼镜遮掩自己败类形象的也算是种实现目的,也算是种价值存在。
从近视看不清楚东西到眼镜再到看的清楚东西;从我这个看起来就像一个败类的家伙戴上眼镜变成一个斯文败类;眼镜的角色就是从现状到目的的实现工具,形象点说也就是桥梁。
电脑岂不也是在做一个信息中转的桥梁作用?
软件亦然。用户通过软件实现某些需求,软件起到的是数据处理、保存、复查等作用。软件的存在价值就是从无法实现某些目的到快捷有效的实现某些目的的工具,达成衔接的桥梁。
说了一堆,也不知道大家看懂我的意思没有。希望在进行网络产品的啰嗦中看清楚我在说什么。
网站是一种承接上游和下游的衔接工具,既桥梁。
画个表吧。
其实任何形式的网站都是起到呈上接下的作用。
所以我就上一篇中写道的运营决策层就是让哪些人做哪些事达到哪些目的事实上更全面的说法是:让哪些人做哪些事达到哪些目的可以使另一些人做到哪些事达到哪些目的才可以实现哪些哪些目标。
很拗口。解释起来也麻烦,所以继续画表。
有些时候,上游和下游的用户差不多,所以才在上一文中简化了。
好了,我要说的第一点已经说很清楚了。
网站是承接上下游的桥梁。
用户途径就是用户在使用这个桥梁的习惯、偏好、隐含需求的规律整理。
采用什么形式(拱桥、吊桥……)是网站的结构需求;使用什么材质(石头、木头、钢铁)是网站的界面需求;使用什么形式的上下桥方式,什么样的栏杆则是网站的交互设计。综合起来给用户(过桥者)的感受就是用户体验需求和设计方向。
我随便说说,你随便看看。贻笑大方,欢迎指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