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经理的思考(三)
看来还是说说这个用户途径吧,不然的话,或许各位看官会觉得一头雾水,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首先:看形成。
在做一个产品之前,运营或者决策层需要把这个项目的用户啊,功能点啊什么的乱七八糟的说上一大通。他们到底想说什么?
其实他们只是想告诉你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这些人身上如何如何赚到钱或拉倒流量。
让哪些人做到哪些事达到哪些目的,这就是战略设计,就是运营/决策曾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那么运营把事情跟你交代清楚了,你就要做产品设计了。
做产品设计第一步当然是要做用户分析,如何分析用户呢?
一个网站是不可能适合所有人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用户指向,也就是哪些人。
然后就要分析哪些人的浏览习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关注什么样的信息内容。
连起来也就是那些人喜欢如何到达,喜欢怎么样的结果。
既然我满足了哪些人的潜在需求,那么这些人会给我带来什么呢?也就是用户肯对我们相反付出的事项了(在我们项目上买产品,在我们项目上马发贴交互等等)。
经过调研分析:这些人(目标用户)喜欢用什么类型的方式浏览什么样的信息内容,最后可以做到哪些事。
这就是用户途径(确认)的形成。
第二部分用户途径的组成。
让我先简单说下用户途径。用户途径是指用户从登陆网站开始到其根据用户个人行为习惯找到并应用的网站体验过程。
用户途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户途径是一种个人行为习惯;
2.根据不同用户社会属性(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和用户差异(年龄、居住地、生活经历)可以界定某一范围内用户的行为习惯;
3.用户途径由节点和到达途径组成。
那么如图所示:用户途径分为三大块。第一块就是用户角色,一个用户在不同的网站中其角色是不一样的。比如招聘网站的求职者;淘宝用户的购买者;交互网站的个人用户;婚恋网的求婚者。用户在不同的角色当中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及喜欢偏差。这里我们要确认出用户的角色偏好。
第二块就是事实上的用户途径,从哪里(起始点)通过(链接)跳转点(节点)到哪里(终点也是节点)。这里我们要确认出用户的应用偏好,视觉偏好等等。
最后一块就是用户可以接受的哪些网站需求(在你的网站买东西啊,发布征婚广告啊等等)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用户的应用偏好。
好了我们为用户分析了这么多,最后搞出了一套用户途径对网站设计有什么用?
用户的最终应用偏好和用户角色偏好可以确认出网站的项目形式(B2B、C2C、论坛……);
用户的应用偏好、对节点的选择、用户角色的渴求就形成了项目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不过就是一个网站要有哪些栏目,这些栏目怎么样罗列罢了);
同上,应用偏好、对节点的选择、对用户角色的偏好也决定了把什么样的功能如何分布在这些节点(功能)上;
结构设计、功能分别设计完成了,那么我们可以就用户的颜色偏好和应用偏好确认出项目的交互设计了;
最后的一部,也就是界面样式需求。这很好理解,用户对颜色的偏好决定了界面的颜色搭配方式;用户角色决定了界面的展现形式;节点设计决定了界面的展现内容;应用偏好决定了界面的展现形式。
一个产品的所有重点都研究完了,并确认了细节。那么剩下的就是做原型了。
最近感冒,然后偏头痛所以就很直白的说明了这个用户途径。希望大家别因为我的头脑发昏没有看明白我在说什么。
其次我真的希望有人拍砖,这样我才可以学到东西。
关于产品经理的思考(一)http://www.hiaxure.com/thread-6863-1-1.html
关于产品经理的思考(二)http://www.hiaxure.com/thread-6864-1-1.html
关于产品经理的思考(三)http://www.hiaxure.com/thread-6879-1-1.html 让哪些人做到哪些事达到哪些目的,这就是战略设计
这也是US的核心.... 2# 小耳朵猪
呵呵,在我看来。产品经理也好,运营决策也罢,甚至是视觉设计。
所有的工作核心只有一个,盈利。
能够盈利说明有用户支持,有用户支持说明产品设计受到了部分人或大部分人的喜爱、说明运营决策层的成功、说明视觉设计的理想
我做过一段时间运营,所以就形成了这种 用户途径贯穿整个设计的思路。
偶尔说说,贻笑大方了。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我写的产品经理思考(四),对那句 让哪些人做到哪些事达到哪些目的 做了些补充说明。
最近工作有点累,所以写的稍微潦草些,就当以消遣,看着玩好了。 4# 烟火
哈哈,谦虚了...
做了几年
多多又少有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但是和你比起来,我属于比较懒的
一直想总结总结,却迟迟没动
多分享,多向你学习:handshake 5# 小耳朵猪
如那段自序所言,已经七年了。但毫无建树。
比较向往上海等地的管理及工作方式。
开阔视野的同时还可以学些东西。
比那么懒,分享点东西出来吧,让俺学点东西。
不然的话小心我老人家羡慕嫉妒恨,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