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广磊 发表于 2010-8-3 13:39:33

微博与SNS的不同

人的关系角色越单纯、地域范围越集中,越适合用SNS。
SNS功能上是一个对等网络,动态和通知使产品效率提高。
同一个系统中“应用”丰富,粘性极高,大学、小区最适合使用。

但当人的关系角色复杂后,情况有所不同。
同学、朋友、同事、客户、商业伙伴、知己,你在不同的人之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交际的内容也不同。在隐私方面的考虑,这些内容一定程度上不能被相互知晓。简单的说一个Profile页不足以面向不同的关系表达自己。各位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将同学介绍给过同事?

社区涵盖范围变大时,SNS的对等网络也会失去优势。
大范围社区,主导地位的是领袖意见,微博的优势恰恰体现出来。
微博它更开放、直接,Follow、Feed、Repost、Push、多终端,
完全涵盖了SNS的效率优势。
事实上微博依然解决不了不同关系,不同交际内容隔离的问题,
但一个人可以有多个微博帐户,这总比有多个SNS的维护成本要低。

为了在社交网络中与我们不同角色的朋友保持联系,我们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注册多个马甲。
这样大家都相安无事。

Google UX研究员眼中的社交网络:基于现实生活的社交网络

尹广磊 发表于 2010-8-3 13:42:32

垂直SNS

垂直SNS本身就是一矛盾体,跟群组、圈子概念相近。
Yahoo中国一度运营过的Yahoo群组,后来也最终关闭。

SNS本身就是一个话题去中心化,用户停留时间长的特点;
但垂直社区却是话题集中化,用户有需要来,解决完走的特点。

垂直SNS最大的挑战就是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就难以维护它的垂直性,
垂直性受到破坏,就从此进入了发展瓶颈期。

在垂直方向上建议论坛(为主体)+SNS元素(为辅助)的结构。
既保证了论坛垂直性的主体地位,以利用SNS元素提高了沟通效率。
这里的SNS元素,比如:
tweetboard 让网站拥有一个微博插件,或侧栏中的产品经理微博群
Jiathis向其它SNS分享书签,转帖
晒网 ,Woocall聊天室等等

2年前写过《以话题为主旨的社区产品结构》可以参考。

齐永牛 发表于 2011-1-10 16:10:32

不错,长知识

但垂直社区却是话题集中化,用户有需要来,解决完走的特点。

这个很明显的存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博与SNS的不同